深圳热线

蟒针之下薪火相传:龙国日与陈继昌的中医师徒情

2025-07-03 17:55:39 来源:

深圳诊室一根长针串起的师徒缘

2024年,经远房亲戚牵线,陈继昌第一次走进深圳德济堂中医诊所时,彼时龙国日教授正为一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蟒针治疗,80厘米长的钢针在他指下如游龙般刺入穴位,患者紧绷的背部肌肉逐渐松弛。“他起针时回头看了我一眼,眼神温和得像邻家大伯,但诊桌上摊开的《蟒针疗法》手稿又透着严谨。”陈继昌记得,亲戚介绍时,龙教授特意洗净手上的消毒棉,握住他的手说:“学医先学心,你坐旁边看诊吧。”

这场非正式的“面试”持续了整个上午。陈继昌注意到,龙国日对每位患者都说同一句话:“别急,咱们慢慢调。”一位来自韶关的乳腺癌患者拿出十几页检查报告,龙教授用红笔逐页标注关键数据,讲解时特意放慢语速:“你看这里,肿瘤标志物下降了,说明咱们的‘蟒针开路+中药’方案有效。”这种耐心让陈继昌想起亲戚的话:“龙教授看诊,从不让患者带疑问出门。”

一根蟒针里的仁术密码

成为入室弟子后,跟师的第一周,一位坐轮椅的中风患者被家属推来,龙国日蹲下身检查足部穴位,发现患者脚踝浮肿,立刻叮嘱助手:“用37度温水加艾草泡洗,泡完我再行针。”陈继昌不解:“师父,直接扎针不更省时?”龙国日抬头笑了:“针是冷的,人心是暖的,先让患者感受到暖意,气血才容易通。”这样的细节已经贯穿在龙教授每一次的诊疗中。

长针之外的传承:从跟师到“接棒”的蜕变

2024年12月,陈继昌在师傅的辅助下完成首例“蟒针+中药”治疗股骨头坏死。龙国日陪他在诊床前站了三小时,看着他画出进针路线图:“这里的‘环跳穴’要深刺,但角度不能超过30度。”行针时,龙国日的手搭在他手腕上:“感觉到了吗?针尖碰到筋膜层会有阻力,这时候要像蜻蜓点水,轻轻震颤。”三个月后,患者复查显示股骨头血供改善,龙国日在病历本上画了个笑脸:“你过关了。”

从握住蟒针的生疏到如今进针时的沉稳,他终于明白,师父传授的不仅是80厘米长的钢针技法,更是“以针为舟,渡人渡己”的从医之道。在中医传承的长河里,这样的师徒接力,或许正是让古老针法在现代焕发生机的秘密。

关键词:

热门推荐

热门文章

全站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