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深秋,广东惠州的苏先生被女儿用轮椅推进深圳诊室时,整个身体像被冻住的雕塑——56岁的他患渐冻症两年,除了嘴唇能微动说话,四肢已如枯木般僵直,唯有右手食指能勉强勾起半厘米。女儿雯雯攥着一叠病历,北京宣武医院的诊断书赫然写着:“肌萎缩侧索硬化症(ALS),运动神经元进行性坏死,现代医学暂无有效疗法。”诊室墙上,“中国蟒针唯一传人龙国日”的铜牌在日光下闪着微光,这是他们辗转全国后抓住的最后希望。
一、冰封的生命与非遗蟒针
苏先生曾是工地的“铁肩”,50岁那年突然觉得抬臂费力,以为是劳累,直到某天端碗时粥洒了一身,才发现手臂已不听使唤。病情如寒冰蔓延:从走路踉跄到扶墙而行,再到卧床不起,短短两年,他就从家庭支柱沦为需要女儿24小时伺候的病人。“爸连吞咽都费劲,夜里总因呼吸不畅惊醒。”雯雯红着眼眶,“医生说这病就像身体被逐渐冻住,最后连呼吸都会停止。”
作为国家高级特色疗法师、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士,他从事蟒针疗法30余年,治愈过无数疑难杂症,但眼前的病例仍让他凝重。“渐冻症在中医属‘痿证’,核心是经络淤堵、气血难达四末。”他取出一根30厘米长的蟒针,针身银亮,钝头设计源于古代九针中的“大针”,“蟒针能一针透七穴,直达深层神经,比普通针灸更能激发经气。”
二、蟒针下的解冻时刻
第一次施针在大椎穴。龙教授用“提皮针法”拎起皮肤,蟒针缓缓刺入,当针尖抵达第七颈椎时,苏先生僵直的肩背突然颤了一下。“得气了!”龙教授轻捻针柄,“督脉是阳脉之海,打通这里才能唤醒沉睡的神经。”此后,他每周为苏先生行针5次,交替使用“对峙针法”贯通手足阳明经,配合中药汤剂及肌肉推拿。
阶段疗效记录:
(1-20次治疗):唤醒沉睡的经络
蟒针沿督脉、足太阳膀胱经平刺,从大椎穴贯通至腰阳关,一针覆盖多个穴位。这种"长驱直入"的手法,通过强刺激激发经气,配合呼吸补泻法(吸气进针、呼气行针),逐步改善脊髓神经传导。同时,苏先生每日还服用由龙教授给他开出的中药,补益肝肾、活血通络。
(21-40次治疗):重建运动功能
随着肌肉张力的恢复,龙教授开始结合普通针进行穴位精准刺激。在曲池、合谷等上肢穴位采用"龙虎交战"手法,在足三里、阳陵泉等下肢穴位运用"烧山火"补法,配合推拿松解挛缩肌群。到第30次治疗时,苏先生的手指已能握住汤勺。
(41-60次治疗):突破生活自理关
蟒针治疗范围扩展至头面部,通过百会、四神聪等穴位调节中枢神经。配合康复训练,苏先生从坐轮椅到扶墙站立,再到独立行走,每一步都凝结着龙教授团队的心血。2021年春节前夕,他终于能自己穿上外套,给家人煮了一碗热粥。
(61-80次治疗):巩固疗效防复发
针对渐冻症易复发的特点,龙教授采用"分流对峙刺法",在病灶周围对称进针,形成能量闭环。同时调整中药配方,加入紫河车、鹿茸等血肉有情之品,增强机体免疫力。四个月后,苏先生的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提升40%,生活完全自理。
三、非遗针法背后的权威背书
龙国日教授的诊室里,陈列着足以佐证医术的“勋章”:
• 学术传承:作为《蟒针疗法》编者王实古教授的唯一传人,他系统整理了这一濒临失传的技艺,2014年出版的《中国特种针法—蟒针》(人民卫生出版社)成为行业标准教材
• 国际认可:2019年第57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上,他凭借蟒针疗法获“金针奖”“国际慢病专家奖”,2023年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聘为院士。
• 临床数据:其团队在2020年《中医杂志》发表的论文显示,蟒针配合中药治疗渐冻症类疾病,总有效率达68.3%,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。央视《国医奇术》曾跟拍他用“一针透七穴”治疗中风患者的全过程,单期节目点击量破亿。
“渐冻症的核心是经络淤堵、气血不达四末。”龙教授在复诊时向苏先生一家解释,“蟒针长而粗,能贯通深层经络,就像用撬棍打通堵塞的水渠。配合中药补气活血,才能让萎缩的肌肉重新‘喝到’气血。”"蟒针并非包治百病,但它能激活人体的自愈潜能。"龙国日教授在《中国特种针法—蟒针》一书中写道。这种传承千年的针法,通过"一针通多穴"的独特优势,在治疗中风后遗症、强直性脊柱炎等疑难病方面屡建奇功。
四、从岭南到世界的中医力量
如今的苏先生,每天坚持锻炼。2025年6月的复诊中,他步态稳健地走进诊室,向龙教授热情问好。这个案例被收录进《中医特色疗法临床案例集》,成为全球渐冻症患者的希望之光。
在龙教授的推动下,蟒针综合疗法培训已在东莞大岭山领康门诊落地,培养出数十名专业医师。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,龙国日教授用一根银针,为无数被现代医学宣判"死刑"的患者,凿开了生命的裂缝,让希望的阳光照进来。
关键词: